Site Loader

IMES碩士生主講工作坊 談再生能源與人力資本影響全球碳排

社科院定期舉辦的博士生工作坊(PhD Workshop),旨在鼓勵本院各系所的研究生與跨領域的同儕及學者交流其研究成果,讓同學在學術研究的過程中得到支持,並碰撞出新的火花。社科院於6月12日舉辦PhD Workshop英語工作坊iPlus,主講人為目前就讀「應用經濟與社會發展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nternational Master’s Program of Applied Economic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ES)的印尼籍同學Muhammad Syukron Mamun(馬皓信),其講題為「從全球視角看再生能源與人力資本對二氧化碳排放減量的影響」。這個研究題目源自Syukron在112-1學期修習環境經濟學課程時所做的文獻回顧報告,此次內容則再進一步增加了實證研究結果。

本次工作坊由社科院經濟學系李慧琳院導師主持,同時也邀請了兩位環境與自然資源經濟學領域的海外學者線上與談,分別爲日本東北大學教授Akira Hibiki,以及印尼Diponegoro大學教授Deden Dinar Iskandar。

Syukron指出,經濟發展帶動人為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加,對全球環境造成重大威脅。本論文採用「環境影響與人口、財富和技術之迴歸」(STIRPAT)模型分析2002年至2019年間118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再生能源和人力資本的發展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影響,並檢視「環境庫茲涅茨曲線」(EKC)假說。其研究結果顯示,農業和工業部門的成長,以及貿易開放程度提高,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驅動力。再生能源比例、人力資本以及服務業比重越高,則有助於減少碳排。本研究也支持EKC假說,亦即:碳排放量在經濟成長的初期會隨著人均所得提高而增加,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同時也激發人們對環境永續的渴求,因而採取對環境友善的經濟發展措施,因此在收入水平相對較高的經濟發展階段時,排放量反而下降。

本研究證實再生能源與人力資本之間的確存在著交互作用,然而此交互作用卻可能導致排放量的增加。這個與直覺相悖的實證結果,顯示出此研究可能尚未完整考量,經濟與環境永續發展過程中的複雜性。再生能源與人力資本的整合配套可促進減排,但仍須對再生能源規模擴大的推動過程進行策略性管理,避免能源需求出現反彈效應,以確保整合配套政策有效達成環境保護之目的。

兩位線上參與的海外學者亦提出了使本研究更上一層樓的專業看法。Akira Hibiki提供其在2009年發表的EKC議題研究文章,作為推估模型設定之參考。Deden Dinar Iskandar則指出,世界各國經濟發展程度與成長情形差異甚大,因此認同Syukron的研究數據涵蓋「已開發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並對兩者差異進行詳細説明。此外現場亦有一位商學院學生建議Syukron可在「研究範疇」一節中,說明其尚未考慮「治理指數」,而非將其歸爲「研究限制」。Syukron感謝與談人和同學提供的寶貴意見,使其論文研究方法、觀點更爲完善。李慧琳在結語中表示,祝願Syukron順利通過論文口試,並取得IMES國際學程碩士學位。